English + 中文。Made in Malaysia 🇲🇾

天下沒有人無知

今天我要評論兩件事情,一個是砂州選舉,一個是臉書。

砂州選舉後,我聽到很多西馬人講東馬選民無知,因為他們把票投給國陣。

自從大馬人政治覺醒,尤其是網上媒體興起後,每次國陣勝選,我們都怪罪鄉下馬來人和東馬人(要嘛就是外勞)。我們說他們太容易受騙,一旦接受了「正確」資訊,他們就會醒覺,發現自己很蠢,然後站在我們這一邊。

的確,他們接受的資訊和我們不一樣。大馬媒體生態怎樣,大家都懂。但他們不是無知,他們也有關心的課題,懂得思考自身利益。他們意見和我們不合,不代表他們很天真很好騙,也不是只有我們知道真相。

事實上,很多事情沒有真相,只有各種角度。政客很會利用這些角度,讓支持者覺得他「懂」他們的心聲。如果我們要他們和我們站在一起,就應該像政客一樣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然後找出雙方共同點,想想什麼地方可以妥協。

如果要某人和我們一起奮鬥,我們沒理由蠢到跟他講:「你知道嗎,你很無知很好騙。來,讓我指點迷津。」這樣的口氣不可能說服任何人,不被人打就很好了。偏偏西馬人和希望聯盟對砂勞越人的態度就是這樣。結果西馬人自我感覺良好,殊不知東馬人覺得我們很傲慢,心想:反對黨和他們的支持者是狗眼看人低的菁英主義者。

世界上很少無知的人,但人們對一件事情的瞭解過程不同(我想到的、絕對政治正確的字眼是 differently informed)。這是因為我們背景不同、地位不同、在乎的事情不同、接受的資訊不同、所處在的社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命運也不同。

當然,不一定每個人的理解都值得我們採納。例如那些極端、充滿仇恨的言論,我可以理解,但我必須反對。不同的決定可能帶來迴然不同的後果,我們應該提出自己的論點,讓對方看到不一樣的角度。但就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好,我們都不該說對方是無知的。

(我承認自己常犯下這個錯誤,包括在這專欄。大家都在一直學習,共勉之。)



另一則不完全無關的新聞是,有媒體揭發臉書人為編輯「熱門話題」(Trending News)名單,審查過濾政治保守的文章,同時將內容管理員認為重要的新聞放入熱門新聞欄目。

毫不意外地,美國保守人士隨即跳出來批評臉書偏頗。他們說,因為美國的主流媒體有左傾立場,保守派的言論一直遭到打壓,現在連臉書也要過濾他們的言論。所謂言論自由呢?所謂媒體自由呢?這根本就是左派在控制輿論嘛。

但如果我們看看其他新聞,就會發現保守派的受害者論述很好笑。例如,一天到晚宣稱「左派菁英控制了主流媒體」、被視為保守派媒體之首的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2016年3月30日報道,福斯新聞頻道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有線新聞頻道。

更諷刺的是,此時此刻,特朗普正是利用臉書等社交媒體造勢得宜,讓美國那些不滿共和黨的保守派有了發聲平台,粉碎了共和黨溫和派元老掌權的局面。二十年前,媒體一定不會給特朗普那樣的人太多發言平台,而今天就算福斯新聞頻道也對他的駭人言論有所保留。共和黨元老更不會讓特朗普有多少公開的發言機會。

今天,臉書讓特朗普那樣的人有了聽眾。美國政治評論員卡爾(Nicholas Carr)說,在社交媒體時代,候選人不再靠溫和可靠的聲音,也不必再靠舉止風度,靠的是能吸引點閱擴散的駭人言論。就算各家媒體不報導,候選人的言論也會通過臉書無限放大,直到怕輸的主流媒體不得不跟著報導。特朗普是社交媒體時代的產物,是社交媒體讓美國右派進一步右傾。面對這局面,那些一天到晚說「左派控制了輿論」的右翼人士又有什麼話可以說呢?

事實上,科技評論者紛紛指出,臉書的Trending News只是個躲在角落、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和使用的功能,大部分人只通過Newsfeed(也就是我們打開臉書第一頁看到那排朋友的狀態)跟進新聞。而Newsfeed上看到的新聞絕對不客觀。

Newsfeed空間有限,會根據用戶經常閱讀的文章來過濾內容,優先出現的內容當然是用戶最常讀的東西(通常是和自己立場相近的內容)。同時,社會學家鮑曼講過,臉書上多數人「把自己鎖進同溫層裡」,只和立場相近的人交流。於是我們越來越確信自己立場正確,而且還會有「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想法」的錯覺。不得不提,我想這也是大馬(特別是西馬)華社在政治形勢判斷上一錯再錯的主因之一。

必須說,我不覺得這些問題是有了臉書後才存在。在臉書出現前,人們活在小小社區裡,很少接觸外面的世界。我們讀報紙時,也都讀立場和自己相近的報紙,除非沒有選擇。例如英國保守派會讀《每日郵報》,左派會讀《衛報》。臉書給了我們機會去擴展視野,包括去和各種不一樣的人對話,但人們不喜歡聽見和自己不一樣的聲音。

我自己在報館做過工,明白臉書團隊的做法。我篩選新聞時一再提醒自己要中立客觀。但如那篇揭發臉書「不中立」的報道中,一名臉書前僱員所說:「這(篩選新聞)一定有偏見啊⋯⋯若新聞來源是俄羅斯或是哪個保守派新聞站,我們會找比較中立不偏頗的媒體取代。」對於什麼是真什麼假、什麼有新聞價值,我心中有把屬於自己的尺。

假設有宗教司說「全球氣候轉變是神的旨意,不是人為」,鑑於新聞版面有限,我睬他都傻。但如果科學家發布全球氣候轉變的報告,我可能會選那個新聞。我相信可以被驗證的研究,不相信那些毫無理據的言論,所以這對我來說是客觀的判斷。

但這時保守人士就打電話來新聞室了,說經文上寫的東西難道不客觀?至少應該雙方意見放在一起啊⋯⋯可是先生女士,版面有限喔。假設我看到那個宗教司的新聞,那時肯定還有一百則重要新聞在排隊呢。所以說啊,唉,我蠻同情編輯和記者的。

由此可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中立。你的中立對我來說過於保守,我的客觀對你來說過於政治正確。於是我們回到了「天下沒有人無知」的概念。當每個人的中立客觀、每個人判斷「真相」的標準這麼不同,我們還有資格說自己覺醒、說別人無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