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Made in Malaysia 🇲🇾

以假亂真的「多利」魚

你知道超市賣的多利魚片(dory fillet)是什麼魚嗎?

那肯定不是《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裡的「多莉」。「多莉」是蓝刀鲷(Blue Tang),又名擬刺尾鯛、剝皮魚,它尾巴藏著鋒利、類似小刀的刺,可以割傷任何敢碰它的手,而且肉有微毒,你不會在超市買到它的肉。值得一提,《海2》上映後民眾一窩蜂購買寵物多莉,大量蓝刀鲷遭到棄養或死亡,因為無法人工飼養,蓝刀鲷受到非法蒐集的威脅。

至於超市裡賣的多利魚片,那一般是越南養殖的𩷶鯰,本地叫巴丁魚(ikan patin),有些國家叫巴沙魚,經過切塊冷凍後就可以用 pacific dory 或 cream dory 這類有誤導性的名字銷售。不信?下次在超市買多利魚,可留意下包裝上標明的生產地,如果是越南,那就是巴丁魚了。

巴丁是淡水魚,跟白鬚公和塘蝨一樣屬於鯰魚。據《越南新聞網》,巴丁魚是越南重要的海鲜出口产品,营业额达18亿美元;它成長迅速,飼養成本低,為湄公河流域居民提供了廉價的蛋白質。但巴丁魚也不是什麼爛魚,某些地方生產的巴丁魚因為品種、成長環境和養殖過程,可以賣很高價錢,如彭亨州的巴丁魚每公斤售價可高達180令吉。新鮮巴丁魚肉質甜美,特別是用 tempoyak 烹煮,帶點脂肪的鮮香魚肉跟發酵榴蓮肉實在是絕配,讓人回味無窮。如果比較喜歡華人做法,也可以用薑蓉來蒸。

令人不放心的是,包裝成魚片的巴丁魚往往出處不明,養殖過程不知道衛不衛生,而且故意放個聽似高檔的名字,顯然有意誤導消費者。但反正多利魚片都冷凍過,味道不可能鮮美,只可以用來炸,而且炸出來管它衛不衛生,味道也都差不多。如果只是要用來炸的冷凍魚片,超市裡賣的假多利還是不錯的選擇。

上面提到巴丁魚是一種鯰魚。鯰魚肉適合油炸,如印尼人馬來人喜歡把塘蝨(keli)炸得香噴噴,配 sambal 和米飯吃。在美國南部,油炸鯰魚則是著名家常菜;1987年,里根總統宣布六月二十五日為國家鯰魚日,慶祝農場飼養鯰魚在美國人民飲食中的重要性。誇張的是,2001年美國和越南展開了一場「鯰魚大戰」,美國指控越南向美國市場傾銷鯰魚,宣稱越南政府用各種手段資助鯰魚肉出口商在美國市場不公平地競爭。為了保護美國鯰魚養殖業,美國國會於2003年立法禁止把巴丁魚肉標籤成鯰魚肉,還對進口鯰魚徵收反傾銷稅。美國鯰魚養殖者更用心良苦地製作了一段名為「骯臟的水域,危險的魚類」的教育視頻,「揭發」越南巴丁魚養殖過程是何等不衛生!

然而越南鯰魚肉之所以那麼好賣,只是因為價錢便宜和誤導消費者嗎?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做過一項調查,給58名測試者進行盲測,結果有四分三測試者選了越南養殖的鯰魚,顯然它味道更好。「鯰魚大戰」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越南鯰魚產業受到重創,美國鯰魚養殖業的產量卻也從2004年至2013年減少了近50%。美國針對鯰魚肉進行品質檢測,本來是要打擊據說劣質的進口鯰魚,反而令不少美國鯰魚養殖者應付不了檢測成本,不得不停止養殖鯰魚。到最後,受害的還是美國消費者,他們只好買更貴的鯰魚肉。

既然大馬超市可買到的多利魚都是巴丁魚,那「真正」的多利魚又是什麼魚?原來多利魚在西方是泛指各種身體扁平、銀色、有食用和商業價值的海魚,例如日本海魴。跟 sea bass 和 sardine 一樣,dory 只是個廣泛標籤,魚販經常用這些標籤來銷售一些本來沒有人買的雜魚。

不過把生活在淡水的鯰魚標籤成成多利魚,就真是有點勉強了。另一個有誤導消費者嫌疑的標籤,則是超市把虹鱒標籤成三文魚。這個我就不寫了,但大家不防自行做做功課。跟巴丁魚一樣,虹鱒的肉質和味道不錯,價廉物美,不取個有誤導性的名字相信還會有很多人買。但任何賣東西的人都知道,名字對銷售和標價很重要,就像 Kerinchi 變成 Bangsar South 後就變高檔了;看來在某些方面,賣房子跟賣魚沒有很大差別!都是做生意而已,做生意就是要讓消費者願意付出更多的錢,來買成本低的東西。希望有了這些新知識,大家下次去菜市或超市買魚時,會有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