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Made in Malaysia 🇲🇾

宗教得與時俱進

伊刑法動議最近惹來爭議,特別是華社有很大反彈。

為什麼這麼多大馬穆斯林支持伊刑法?其中一個原因是對世俗政府以及民主政治的失望。很多穆斯林覺得,如果宗教駕凌於政治上,或許就不再會有貪腐和政治鬥爭,他們也會成為強大穆斯林文明的一份子。這種想法很單純,但也很有吸引力。

在中東國家,對伊斯蘭神權國的嚮往是對世俗政府的一種反抗,很多政權擔心伊斯蘭份子會像伊朗革命那樣推翻政府,於是假藉打擊極端主義之名打壓穆斯林。結果,這反而讓穆斯林變得更偏激,也給了統治者更多打壓的藉口。因為這樣,伊斯蘭反抗者將世俗政權形容為腐敗殘暴的,這種情緒也或多或少影響了大馬穆斯林對世俗政府的觀感。

與此同時,我們華人總是宣稱伊斯蘭和中華文化無法兼容,雖然問到到底哪裡不兼容,多數人除了豬肉和頭巾就沒有更好的例子。我懷疑,這種抗拒有一部分是華人害怕文化上被吞沒的表現。就好像馬來社會裡的阿拉伯式伊斯蘭文化越來越濃,可能也是對自身種族地位不安的一個副作用。

但這只是個人猜想。我的一些朋友說,抗拒伊斯蘭教是因為伊斯蘭社會太保守,特別是不尊重女性。呃,華人以前也一樣啊。但為什麼伊斯蘭今天顯得特別保守呢?

別忘了在中世紀,至少和基督教等相比,伊斯蘭是比較開明的宗教。伊斯蘭文化的黃金時代也正逢歐洲文明陷入黑暗,那時阿拉伯社會傳承並發展了歐洲人一度拋棄的古希臘哲學,並在科學方面有傑出的成就。同一時期,歐洲人陷入一系列血型的宗教戰爭,情況比今天的中東還糟。如果不是阿拉伯人保存並持續發展歐洲文化,歐洲人早就斷根,後來也不會有文藝復興和啟蒙時代。

那時伊斯蘭文明不只思想開放,政治上也比較包容。在伊斯蘭國家,非穆斯林人民可以通過繳付吉茲亞稅(Jizyah)換取政府保護和自由信仰的權利,同時也必須遵守一些特殊規定,例如不能穿青色衣服、宗教建築不能高於清真寺。

我們今天覺得,這種做法不公平,有歧視意味。但那時,穆斯林國家為多元社會樹立了典範。很多猶太人在歐洲遭到壓迫,紛紛逃到穆斯林統治的西班牙,基督教徒也在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了社群。同一時期,基督教十字軍到處屠殺異教徒,東羅馬後來更強迫猶太人改信基督教。今天很多穆斯林仇視猶太民族,但這種反猶意識形態是近現代才從歐洲進口,這或許是很多穆斯林自己也沒發覺到的。

自古以來,伊斯蘭教要求統治者跟隨伊斯蘭教教義,並實行伊斯蘭法。今天我們提倡世俗國,反對政教合一。但世俗國是近代才變得普通的觀念。對中世紀的人來說,伊斯蘭與政治掛鉤是好事,代表統治者不能隨心所欲。統治者必須品行良好,否則人民有權把他推翻。統治者須聆聽宗教學者的意見,這代表知識分子有能力制衡統治者的行為。

今天很多穆斯林覺得,如果能恢復那樣的政府就好了。但時代變了。那些過去開明的做法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當我們聽到伊刑法,都會想到砍手砍腳。很多人覺得「伊斯蘭教是暴力的宗教」。

為什麼會那樣?那些砍手砍腳的做法,在古時候很正常,不只是伊斯蘭教才這麼做。當下各大宗教經文中描述的世界,事實上就是古時社會的寫照,戰爭、擁有奴隸、把女人當成戰利品、酷刑、種族清洗等場面難免出現在當時的經文中,包括《聖經》和《可蘭經》。同樣的場面也出現在東方和西方的古典文學裡,例如中國古時的酷刑和各種大規模屠殺,也是現代人無法理解並選擇無視的。

儘管如此,那些宗教確實教導人們向善。那些殘暴的情景不反映宗教的要求,而是反映了它們誕生的時代。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其他主流宗教都要求信徒往人人平等、博愛的方向前進。很多人發現了這點,因此隨著世界逐步拋棄古人殘暴的做法,他們也沒有滿足於進步,而是繼承先知的改革精神,繼續推動文明前進。這包括很多穆斯林,雖然依然有一部份人和政府選擇繼續使用上千年前的標準,來衡量今天在宗教方面取得的成就。

但不管這些人喜不喜歡,世界不一樣了,今天我們活在多元文化、全球化的社會,政教合一那一套已經不適用。歷史上,主流宗教的存亡曾面臨多次挑戰,每一次挑戰都迫使宗教改革。如果要讓宗教繼續在現代社會扮演正面角色,就必須讓宗教與時俱進,我想先知們也希望會是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