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Made in Malaysia 🇲🇾

民主到底好在哪裡?

近日一場講座會上,有獅城記者向前首相敦馬哈迪提問:李光耀逝世後,新加坡最危險的發展是什麼?敦馬回應:「你們恐怕將變得民主⋯⋯民主是個非常危險的思想。」

他說:「你看看(埃及獨裁者)穆巴拉克在任時,是多麼穩定。但現那裏怎樣了?」他指出,儘管一直都有人想推翻獨裁政府,但這些人推翻政府後,都會為了最高的職位而爆發內鬥。

身為大馬在位最久的民選首相,敦馬該不會連民主的基本意思都分不清吧?埃及發生的事情,除了和民主價值背道而馳,我真的看不到和民主有什麼關係?

但敦馬在任時給人留下強悍、精明的印象,加上他反對消費稅、一馬發展公司等民眾不滿的事情(不管是為了什麼理由),都自然引起不少大馬人撐腰,大呼敦馬就是正義的聲音。

當然,他老人家年紀大了,也許我們該對他寬容些,並一笑置之。大馬挺反民主的人都有,就算是前首相,這種想法也可以理解;而且作為民主國家,我們享有言論自由。但前國家領袖如此指鹿為馬,就算沒有分量(抱歉啦,前首相),但起碼有一定影響力,很多人會相信他。

對很多大馬人(特別是父母輩)而言,民主的道理很簡單,就是為了選出最好的政府。因此當他們發現民選的政府竟然不如專制政府時,就會像敦馬一樣,咬定是民主的問題。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想起最近讀到行銷大師賽斯.高汀一段話,或許可以向敦馬和很多不懂得民主的大馬人解釋,民主究竟為了什麼?

是為了得到最好的政府嗎?不是。

民選政府往往難以做到像中國等獨裁政權般的效率,特別是在多元國家,當局每一個決定都是以妥協為基礎。這樣的施政方針肯定滿足不了不少人,因此我們必須衡量得失。

高汀寫道,企業主管等經常以實現控制為目標(例如通過從上而下的威權控制人和資源等),而實現控制確實能帶來短暫、高度的成本效益。然而隨著時勢變遷,控制只會令體制變得脆弱。

高汀打個比喻:百年不倒的防洪牆,無法解決千年的洪水。

他認為,企業不應該以控制為目標,而是必須努力實現韌性。這樣,一個機構就算面對突發情況,或不可測的情境改變,都能有彈性地調整和適應,甚至找到生機。

因此我們必須在兩種系統之間取捨。前者是在一切得到控制、人人配合、環境絕對理想的情況下做到最完美的效率;後者則儘管不完美,至少能在發生不可測的危機時作出調整,冷靜選擇 Plan B,並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前者對一般人而言或許更有吸引力,但任何企業主管應該都知道,後者才是最有智慧的途徑。

高汀的文章並非指一個國家的體制,但依我所見,前者很好地形容了專制政府的優點和缺點,後者則完美地詮釋了民主國家的特性。專制政府能在一切得到良好控制的情況下交出理想的成績單,但真正的民主國家更能拿出 Plan B,應付各種無法預測和避免的危機。

我認為,敦馬所提出的例子並非民主,而是一個專制政權突然面臨巨變,因此控制失效,最終瓦解。而民主國家之所以存在,正是為了避免陷入這種下場。

身為華人,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應該足以讓我們對專制政權保持警惕。我們知道中國存在了數千年,有無數個朝代,知道唐朝有盛世,因此覺得像中國那樣的專制政權是永恆的真理。但很少人想到,中原每一次易主都是生靈塗炭的過程,每一次都有大批人死去。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在盛世,但如果我們或自己的子孫正好活在控制瓦解之時呢?

依我所見,最危險的思想並非民主,而是相信一個政權能長期維持控制,相信盛世能持久下去,因為這不曾發生,也永遠不會發生。沒有 Plan B 的國家注定會轟轟烈烈地毀滅。當然民主還有無數的其他理由,但那些大家應該都聽過了。